欢迎访问犇犇生活网,我们专注于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小常识
犇犇生活网 > 诗歌文学 > 人才的起源与发展?(人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人才的起源与发展?(人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优质
友绿 2023-10-07 19:10:03 15次浏览 来源:互联网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全网优质答案

很多人问人才的起源与发展,友绿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才的起源与发展思维导图,人才的起源与发展是什么,人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的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网友红旗漫卷101关于问题人才的起源与发展?的回答: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的定义关乎人才引进与发展的基础,回顾总结人才定义的发展过程,对于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人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如下:

(1)春秋战国人才定义。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百家争鸣。这个时期的人才定义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儒家学派以孔子为代表,认为的人才即是贤才,在论语中提出了举贤才的主张;墨子的人才定义就是道德、才智、方术兼优者;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把忠于君主的智术之士和能法之士视为人才。

(2)汉魏才性离合人才定义。汉王朝建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巩固和发展时期,汉武帝的人才选择原则是实行德才高下有别、量德而用、量才而用。

(3)唐朝才行并重人才定义。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太宗一方面强调“朕之授官必择才行”,另一方面又強调“任官必以才,为官择人才是与”。唐朝确立了在才行并重原则下或有优秀品行、或有专长才能的人是人才的定义。

(4)宋、明、清“德行为先”正统儒学人才定义。自宋代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理学家公开鼓吹“存天理,灭人欲”并作为理想人格的标准,明、清时期统治者为治久安邦始终把品行放在人才标准之首。宋代以后,正统儒学德为先的人才标准占据统治地位,人才定义是德才兼备或德优才虽不及的人。

中国古代,大体而言,强调理想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由于统治者道德观、价值观和不同时期利益驱使的不同性,造成人才概念内涵中的德才依存、轻重关系的不同见解,产生了或“重德主义”、或“重智主义”、或“并重主义”。近代强调才学要有用,作用要为千万人造福,从而揭示了人才的本性。

1949年以来我国人才定义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82年,这一阶段人才学从无到有,对于人才的定义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态。

第二阶段是1982年至1987年,这一阶段的人才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且得到社会认可的人;另一种是确实进行了创造性劳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被埋没的人。这一阶段学界对人才定义的问题已经开始认识到人才定义的复杂性,对人才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界定,注意人才层次问题,并且人才的门槛开始降低。

第三阶段是1987至今,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是“创造性”,扩充了人才概念的内涵,国外人力资源理论的引入,也让国内学者认识到国内原本人才概念的局限。

纵观人才内涵的发展历程,从“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内涵的变化:人才的定义更加包容、更加迫切、更加不注重形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以上就是有关人才的起源与发展?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孔子 养贤才 贤指什么相关的问题尽在本站!

犇犇生活网推荐您看:

文言文节选(孔子集语)孔子论水的完整翻译?(孔子论学问文言文翻译)

孔子的大才不能被我所用应该怎么做?(孔子不受重用)

尚书是孔子编写或整理的吗?(孔子修尚书起于)

报任安书全文讲解?(报任安书(节选)ppt)

Tags: , ,

(责任编辑:友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8407578@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及涉嫌侵权链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文标题:【人才的起源与发展?(人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本文链接:https://www.jlswcjt.com/63590.html

搜索
相关推荐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