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犇犇生活网,我们专注于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小常识
犇犇生活网 > 诗歌文学 > 如梦令手法?(如梦令的表现手法)

如梦令手法?(如梦令的表现手法)

优质
半梦 2023-02-19 13:50:03 71次浏览 来源:互联网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全网优质答案

很多人问如梦令手法和情感,半梦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李清照如梦令手法,如梦令手法,如梦令的表现手法的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网友天津上门除螨服务关于问题如梦令手法?的回答:

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这里。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

以上就是有关如梦令手法?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什么修辞相关的问题尽在本站!

犇犇生活网推荐您看:

用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写牡丹花?(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牡丹花)

卜算子咏梅陆游的表现手法,谢谢?(卜算子咏梅陆游描写了什么)

春节的一句话用六种修辞手法,作文?(用修辞手法写春节作文)

新闻报道作文?(英语地震新闻报道作文)

Tags: , ,

(责任编辑:半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8407578@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及涉嫌侵权链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文标题:【如梦令手法?(如梦令的表现手法)】

本文链接:https://www.jlswcjt.com/56282.html

搜索
相关推荐
标签列表